《云南省“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技术进步规划》出炉
2025年树立30家省级工业质量标杆
云南将依托中石油云南石化等骨干企业,做精做专做优产品。供图
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的《云南省“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技术进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进步的总体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树立30家省级工业质量标杆,推动本土企业产品质量和效益提升。
构建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云南要深入推进重大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围绕技术链条引企招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在具体实施中,依托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成的“硅冶金与硅材料省级创新团队”等平台、人才及技术力量,引导绿色硅龙头企业在滇筹建研发中心,推进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烟草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将烟草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纳入全省工业互联网“1+N”体系给予重点支持。依托中国铜业、云南锡业等重点企业,围绕锡、铜等产品结构优化及产业链延伸方向,推动建立有色金属国家级及省级产业基地。依托云天化、中石油云南石化、云南煤化工等骨干企业,围绕新产品开发,做精做专做优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及其配套化工产品。鼓励云南白药、贝泰妮等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深挖潜在市场,细分领域、细化品种,创造品种差异化价值。
力争部分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重点依托昆药集团、云南白药、沃森生物等龙头企业,创新发展以疫苗为核心的生物技术药,做优做精现代中药、民族药。依托昆明经开区等,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鼓励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化合作,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依托昆明高新区、富民工业园区等,推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在重点资源型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
结合云南本身技术、市场、人才、资本、数据等多元资源要素,加大对人工智能、工业大麻、卫星应用等特色潜质领域的投入力度,力争在产业关键核心环节有所突破。
按照发展目标,“十四五”期末,绿色铝、绿色硅、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重点企业的技术装备处于全国领先;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力争达2%,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10家,新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新增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0家;树立30家省级工业质量标杆,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达到5个。同时,在有色金属、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力争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建成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规划》明确,在推进重大技术改造方面,围绕“三张牌”产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每年组织实施100个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支持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资源整合能力,培育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提升集群产业发展层次。
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围绕稀贵金属、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申报筹建国家质检中心、重点实验室、质量标准实验室、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打造突破共性技术瓶颈的创新平台,构建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到2025年,共建成1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多元创新载体共同参与的创新网络体系,显著提升对产业链现代化的支撑能力。
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推进质量技术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加强平台在标准验证、计量校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实验验证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升产业科技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到2025年,建成5—7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各州市、企业平台与试验检测、信息服务、成果产业化等平台协同推进的梯次建设格局,有效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在技术链条招商方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技术需求,把招商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集群相结合,力争引进一批完善拉长产业链的重大核心项目、龙头和配套企业,引进一批关键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重大产业项目,并支持引入企业在滇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或区域研发总部。依托滇中新区、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一批“产城融合型、绿色低碳型”产业基地,拓展产业承载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