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23日讯 今年以来,济南市以极简审批为改革导向,精准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全国首创“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后,又在国内首推“建成即使用”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断“提速”,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泉城·全办成”一流服务品牌的美誉度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改革体验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工程建设项目关联产业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审批涉及部门最广、涵盖事项最多、环节流程最长,一直是审批改革的痛点和堵点。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并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和难点强力推进。2018年,济南市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向全国推广;2019年,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了“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济南模式;今年以来,持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链条前延后伸,实现改革全流程、全覆盖。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难题,成为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创新的务实之举。
系统集成、流程再造
打造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审批新模式
前置集成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合理利用土地划拨或出让手续办理时间,开展规划设计方案联合审查,集成9个部门23个审批事项,并联审批、一次性出具审查意见。在联合审查中引入“信用+审批”模式,除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实质性审查外,其余22个事项均采取“零要件”告知承诺制审批,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对划入同一部门的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再集成,实行“多诺合一”。联合审查通过后,在图审合格并完成用地手续后即可核发施工许可。
创新验收模式,实现“建成即使用”。按照“进度相似、并联打包”原则,深化流程再造,创新实施“先期联合验收”和“后期联合验收”的“两段式分期联合验收”模式,集成12项验收内容,根据项目实际,灵活选择分两期或一站式验收,有效破解不同竣工验收事项之间存在的时序、交叉矛盾;依据项目类型分类“限时”完成验收,一般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将先期联合验收和后期联合验收合并办理后时限为7个工作日,工业、仓储类项目时限则不超过3个工作日;此外,对工业、仓储等实体经济项目,可与主体结构交叉进行设备安装等施工,建成后完成参建五方以及住建部门的质安监、消防验收即可先投入使用,其余竣工验收手续可在承诺时限内按联合验收要求完成,与以往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相比,提速提效80%。
强化数据支撑,实现“全流程网办”。省内率先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纵向贯穿国家、省、市以及区县四级,横向打通37个专业系统,将涉及的17个部门47个审批事项以及评估评审、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全部一体化在线运行,实现全流程审批结果资源共享,构建“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进一步集成系统管理服务功能,加强对审批环节的全程跟踪督办及审批时间节点控制,所有审批数据5分钟之内上传省、国家,确保所有审批事项均在系统内实时审批,有效杜绝“体外循环”“隐性审批”,实现系统之外无审批。
协同高效、精准服务
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协同打造服务枢纽。强化协同机制,打破全流程审批中“条”与“块”的分隔限制,成立国内首个省会城市市级企业服务中心,整合全市涉企服务资源,上线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组建服务专员队伍,实现涉企服务“一口办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护航企业发展。
健全帮办服务机制。全力打造“山东·济南项目管家”帮办服务品牌,建立三级帮办审批服务体系,聚焦审批全流程,着眼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主动对接、全程跟踪、精准订制”服务。今年以来,已对全市680个重点项目逐一配备项目管家,月均了解企业需求500余次。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南市市直机关示范党支部、济南市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济南市最佳志愿服务团队、“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优秀集体等多项荣誉。
创新带动、释放活力
构建全省乃至全国营商环境新高地
加快推动项目投产增益,区域引领力显著提升。“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模式写入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企业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升了济南“双招双引”的吸引力。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和监管方式“四个统一”,集成审批、智慧审批、帮办服务协同发力,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领域涉企服务、惠企政策的精准高效兑现,按下工程建设项目的加速键,项目的乘数效应得以高效发挥。起步区跨黄通道、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中科院科创城片区等重大片区、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明显加快,济南市GDP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10月底,300个2021年度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有292个实现开工,开工率97.3%;完成投资2733亿元,投资完成率90.8%;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1.1%,超过全省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改革获得感显著提升。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制、集成审批、项目管家帮办等服务模式,大幅压缩了项目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改革后,申请表单从81套减至4套,减少率95%;表单要素从1900余个减至252个以内,减少率87%;申报材料从500余个减至75个以内,减少率85%。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分别压减至70、10和8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项目“多证连发”实现常态化。济南首个“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山东省标识创意文化产业园”在交齐土地款项拿到地当天完成“四证连发”,实现拿地即开工,节约财务成本约600万元;济南市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投资项目单项排名全国第三。
深化系统集成改革,牵引联动效应持续增强。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撬动了更深层次的政府治理变革,“一口办理”“联合验收”“多诺合一”“多证连发”等改革制度设计,实现审批标准统一化,打破了部门协作壁垒,推动审审、审管互动机制进一步健全,部门无缝合作、层级一体协同水平显著提升。作为关键领域改革,发挥“四两拨千斤”效应,改革的活力创造力被充分激活释放,在“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改革基础上,改革链条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项目策划生成阶段实现“精准供地”、不动产登记阶段实现“验收即发证”“交房即发证”、市政公用服务领域实现“三零服务”,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多元政策之间的融合嵌套进一步优化,整体性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品牌美誉度显著提升。济南市建立企业服务中心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办理”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工改多次得到国家、省改革调研评估组高度肯定;代表山东省参加2020年的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在36个参评地区中位居全国第8;办理建筑许可指标在2020年度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标杆行列,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一;“分段限时联合验收”获住建部发文在全国复制推广;“多诺合一”在全国信用承诺书示范性案例网络投票评选活动中获得行政类第2名;“山东·济南项目管家”被省住建厅在全省复制推广,具体做法上升为全省标准即将颁布实施,“在泉城·全办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济南改革热土、改革先锋形象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