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型地区资源和能源安全能力将大幅提高,基本建立起引领、加快转型、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基本覆盖,绿色宜居环境初步形成,人民生活和福祉不断改善。展望2035年,资源保障有力、经济蓬勃发展、生态优美、民生良好的资源型地区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全国基本实现同步。
《实施方案》提出,要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引导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促进资源型地区协调发展,支持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加快资源型区域开放发展,支持资源型区域共享发展。
《实施方案》在指导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方面,提出要强化创新企业地位,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加强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发,提高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加快5G、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促进新技术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不断探索巩固提升比较优势,积极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等产业,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和附加值,培育一批新兴支柱产业,鼓励资源型地区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
在促进资源型区域的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支持资源型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的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因地制宜推进长三角、黄河流域一体化发展。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整合水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与资源深加工密切相关,支持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程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资源集约加工、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支持资源枯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民生问题,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强化国有企业支持资源枯竭地区转型责任,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培育替代产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替代产业园区和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质量和效率。支持有条件地区加快机场、铁路建设,推进客运站改扩建和搬迁新建,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推动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相应政策规划的倾斜。在支持政策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将继续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相关地区。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和独立工矿区改造升级。开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推进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在可控风险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加大对资源型地区转型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债。历史矿山废弃建设用地恢复后,在符合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