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0月27日电(记者王菲菲)在山西省大同市,有两只会发电的“大熊猫”,这是全球首座以大熊猫为造型的光伏电站。这座电站每年发电量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3.4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光伏熊猫’最大的‘本领’在于碳减排。”此电站站长孙井松说,电站每年可以节约煤炭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5万吨。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之下,山西正加大产业转型,有序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
作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过去5年,山西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57亿吨;风电、光伏装机年均增长24%、63%,装机规模升至全国第四、第七位。
为进一步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山西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煤炭、电力、钢铁、焦化等产业要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山西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半导体、大数据融合创新等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过去5年,山西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二五”末的720家增加到2020年的3188家。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基地、人工智能标注中心、高铁轮对生产基地……在电价政策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下,山西综改示范区内,大批科研人员集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势。
“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打造精密电子制造、合成生物、光伏产业、现代服务业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董良说。
山西提出,今后还将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全产业链培育工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和未来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零到一、从一到多,成为山西转型的新标识。
“山西正从过去的‘一煤独大’逐步发展到‘八柱擎天’,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也在不断提高,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山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侯晓斌说。(完)